close

 愈睡愈累!疲勞也是病   
 
【聯合報 記者 (康峻宏╱北醫睡眠生理實驗室主任)】  
 
 
  
「累」是每個人都有的經驗,工作太忙、壓力太大或過多活動都會讓我們感覺到累,需要充分的休息來恢復。然而,有些「累」卻可能是種病態,在醫學上,病理性的「疲勞」是常見卻易被忽略的病患主訴,由於成因複雜,且可能造成嚴重失能,目前已愈來愈受到重視。
疲勞是種客觀的感覺。它是一種失去精力及意願,無法進行活動及全身倦怠的感覺。值得注意的是,「疲勞」並不等於「嗜睡」,其實有一部分疲勞患者的症狀無法藉睡眠回復,有些人甚至會感到愈睡愈累!
疲勞可能涉及幾個層次的生理功能問題,包含神經系統、心肺循環與肌肉系統等。慢性的疲勞患者也常會合併認知功能的異常、心肺耐力的下降、自主神經系統的異常等問題。
  已知有許多疾病會導致疲勞,例如:
1.慢性疾病:如貧血、關節炎、心臟衰竭、慢性肝腎衰竭或慢性呼吸阻塞的患者。
2.內分泌疾患:如甲狀腺功能低下、腎上腺功能不足等。
3.睡眠疾患:如失眠、睡眠呼吸疾患等。
4.中樞神經疾患:如中風、多發性硬化症等。
5.癌症疾患。
6.其他:如慢性疲勞症候群、纖維肌痛症患者等;精神性疾病,如憂鬱症等。
疲勞症狀常為非特異性,詳細的了解病患的相關病史及完整的理學檢查是很重要的。疲勞並不等於懶惰,找出可以治療的疾病常是治療成功的關鍵。
如果您常有疲勞的困擾,以下是減少疲勞的原則:
1.合理的生活作息及足夠的睡眠時數,避免熬夜及日夜顛倒。慢性的睡眠質和量的下降,可能會產生代償性的過度警醒,使得嗜睡轉變為疲勞感。
2.逐次開始增加日常生活的活動量,規則性地運動及培養足夠的心肺耐力。心肺耐力不足將使從事活動的耐力下降,容易產生疲勞。
3.避免刺激性食物,如含咖啡因食品,某些提神飲料雖可暫時改善疲勞,卻可能產生更明顯的反彈。
4.良好的情緒抒發管道及方式。長期精神的壓力及情緒的低落,會使疲勞感更明顯。
5.均衡飲食可能會比喝提神飲料更重要。長期缺乏某些維生素或礦物質,也可能會造成疲勞的症狀。
6.維持合理的體重,太胖或太瘦都不好。
7.合理的工作及時間規劃,勿短時間進行大量的工作,疲勞會使得工作效率下降,往往反而需花更多的時間工作。
8.應保留假日時間進行休閒活動或陪伴家人,不要連續工作。
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,疲勞可能會造成潛在的健康隱憂及日常生活障礙,也可能是某些嚴重疾病的徵兆。在吞下保養品之前,應先思考日常生活作息是否需要調整。如果疲勞的情形不斷持續,應該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,早日回復健康生活。
需要就醫的疲勞警訊:
●疲勞超過兩周無法改善。
●疲勞已對生活、工作或情緒造成明顯影響。
●疲勞合併其他症狀,如發燒、體重

 

 
 
 心臟  肝臟    腎臟 
  頭痛  腰酸背痛    脾胃 
  便秘  糖尿病    肩頸酸痛  
 

  超時工作  易罹高血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民生報/編譯朱邦賢報導/20060921】
 
 
美國加州一項最新調查發現,每周工作超過51小時者,罹患高血壓的機率要比不超過39小時者高29%。 
 
爾灣加州大學的楊海歐(譯音)和他的同事在「高血壓雜誌」發表研究報告指出,過去以亞洲人為對象的研究幾乎都指出長期工作和高血壓有關。
 
楊海歐等人說,日本最先對長時間工作與高血壓的關係感到興趣。日本人因為工作壓力大,以致有「過勞死」的說法。如今美國人的工作時間已超過日本人。
 
為了調查超時工作會不會造成西方人高血壓,研究人員以2萬4305名每周工作51小時以上的加州成年人為對象進行調查。研究發現,隨著工時增加,罹患高血壓的機率也相對增加。即便隨著諸如社會經濟地位、體重等因素而調整,這種工時愈長,罹患高血壓機率也愈高的現象依然存在。
 
每周工作40小時者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比每周工作低於39小時者高14%。每周工作41小時到50小時者,罹患高血壓的機率高出17%。每周工作51小時以上者,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更高出29%。
 
研究人員還發現,文書人員和非專業技術工人罹患高血壓的情況,比專業人士罹患高血壓的情況普遍。楊海歐指出,這意味更具挑戰性和更須聚精會神的工作,可能有助於預防高血壓。
 
 
每10人有1人偏頭痛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民生報/記者薛桂文報導/20060922】
 
 
據估計,偏頭痛每年造成台灣46億元的工作損失,但醫師發現,民眾多半對頭痛問題不以為意,平均痛了十年後才就醫,平日便自行用藥,有人甚至過度濫用止痛藥,引發心肌梗塞、差點要了命。 
 
台灣頭痛學會常務理事王博仁指出,根據學會調查,國內偏頭痛盛行率約9%,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為其所擾,且每人每年因此未工作達3.7天,若以全國一千萬名就業人口,國民平均年所得一萬五千美元計算,一年損失便達46億元,平均一天1200萬元。
 
王博仁蒐集其頭痛門診十年來近萬名病人,調查發現,這些患者平均痛了9.8年才就醫,甚至有名四十多歲男子,高中就開始頭痛,平日習慣吃止痛藥,且劑量愈來愈大,到最後一天要吃五、六顆,引發了急性心肌梗塞,幸而搶救回來。
 
他分析,這名患者使用的是「麥角鹼(ergotamine)」類藥物,又添加咖啡因,雖是有效的急性止痛藥,但過量恐引發動脈血管收縮、器官缺血,一般每周不得超過十顆,這名患者卻至少連續五年天天大量服用,難怪會出問題。
 
值得注意的是,不少偏頭痛患者之所以不就醫,寧可自行用藥,可能是擔心有腦瘤,於是抱著鴕鳥心態,能拖就拖;其實,大部分頭痛都與腦瘤無關,儘速就醫,才能免受苦。
 
醫師表示,偏頭痛多因體質引起,由於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,可能被食物(如紅酒、味精、柑橘等)、生活作息(熬夜、壓力、吹冷風等)誘發;有些人事前會出現閃光、手腳感覺異常等預兆,有人則毫無徵兆,其頭痛常伴隨惡心、嘔吐、畏光、怕吵。
 
其實,偏頭痛可以有效治療,關鍵在於正確用藥。王博仁指出,若頭痛次數每月少於四次,在發作時使用急性止痛藥即可,但須在疼痛出現60分鐘內就用藥,千萬別忍,否則小痛變成大痛,原本很快緩解的症狀,可能拖上兩、三天才好轉。
 
如果頭痛每周超過兩次,或每次發作都在48時以上,程度嚴重、急性止痛藥的效果不佳者,就須就醫,考慮預防性用藥,如乙型阻斷劑、神經穩定劑、鈣離子阻斷劑、抗抑鬱劑等,此時止痛藥只能輔助使用,切勿過度依賴,以免反增頭痛發作。
 
偏頭痛自我檢測
一、頭痛是否會痛到要休息或服藥?
二、頭痛是一漲一縮的抽痛嗎?
三、頭痛只發作在頭的一邊嗎?
四、身體活動會加劇頭痛、或頭痛時不想活動?
五、頭痛最嚴重時會惡心或嘔吐?
六、頭痛時會覺得對光線或聲音敏感?
若有兩題以上回答是,可能有偏頭痛問題;若五題以上為是,有很大機率是偏頭痛,應速就醫。

 
 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dyuvivian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